信息流作為智能小程序獲取流量、凸顯內容差異化價值的核心渠道,其落地頁的用戶體驗直接影響用戶留存與轉化效果。百度智能小程序官方針對信息流落地頁的主流呈現形式,系統梳理并提供了詳盡的體驗指引,旨在通過標準化設計提升內容觸達效率。
遵循體驗優化規范,小程序可實現多重目標:在用戶體驗層面,實驗數據顯示,用戶在信息流連續瀏覽中,面對未規范化的落地頁易產生強烈的跳出感與心理不適感。通過本文指引落地頁的樣式與結構設計,可有效降低用戶的認知負荷,打造流暢一致的瀏覽路徑,進而延長用戶閱讀時長,提升內容粘性。在流量獲取層面,符合信息流落地頁體驗規范的小程序,將獲得平臺優先分發的機會,觸達更多潛在用戶,形成用戶體驗與流量的正向循環。
長圖文類型的信息流落地頁因內容承載豐富,成為信息分發中最常見的資源形式。其體驗規范聚焦于結構化布局與視覺一致性:
整體框架結構規范需遵循固定布局邏輯,從上至下依次為框架區、標題區、來源區、正文區及推薦區等核心模塊,不可隨意調整模塊位置。其中,框架、標題、來源及正文為必備模塊,其他輔助模塊可根據內容需求靈活插拔,確保用戶對信息結構的認知連貫性,減少因布局混亂引發的跳出行為。
頂部框架內容規范強調視覺識別度。框架建議采用默認白色背景,提升標題與內容的層次感;框架標題需完整展示小程序名稱,字數嚴格控制在8字以內,避免因字符截斷導致信息缺失,影響用戶對小程序主體的辨識。
正文內容區規范對細節提出精細化要求:標題字號統一為72px,行距36px,采用中粗體增強視覺權重;作者頭像尺寸為105x105px,名稱字號48px(黑色#000000),發布時間等輔助信息字號36px(灰色#999999),確保信息層級清晰;正文文字字號57px,行距33px,中粗體保障閱讀舒適度;圖片需通欄展示(寬度=屏幕寬度,高度自適應),文字與圖片邊距分別為51px與0px,段落間距108px,正文與圖片間距90px,圖片間間距60px,通過標準化間距營造疏密有致的閱讀節奏。
相關推薦區規范采用左文右圖列表樣式,圖片比例3:2,列表標題字號57px(黑色#000000),輔助信息字號36px(灰色#999999)。為降低開發成本,官方提供“page-feed信息流模板”,支持開發者快速調用標準化樣式,實現高效落地頁搭建。
評論區與互動區是提升用戶參與度的關鍵。實驗表明,無評論區的小程序落地頁用戶接受度顯著降低。官方一站式互動組件涵蓋互動bar、評論列表及詳情頁、數據存儲等能力,助力開發者快速構建用戶交流場景,增強內容互動生態。
廣告區需遵循內容分割原則,可在文章末尾及推薦區插入廣告,但必須與正文保持明顯視覺區分(如標注分割線),推薦區廣告樣式需與列表樣式對齊,避免干擾用戶閱讀主線內容。
視頻類型落地頁憑借動態視覺優勢,在信息流中具有更高的內容吸引力,其規范側重于播放體驗與結構清晰度:
整體框架結構規范采用固定布局,自上而下依次為框架區、視頻播放區、標題區、輔助信息區、作者信息區及推薦區,模塊位置不可變更,其中框架、視頻、標題、輔助信息及作者信息為必備模塊,確保用戶對視頻內容的瀏覽路徑符合認知習慣。
頂部框架內容規范與長圖文保持一致:建議使用白色框架(不可透明),標題展示小程序名稱且不超過8字,避免框架與視頻內容重疊影響觀看體驗。
當前視頻區規范對播放器尺寸與互動功能提出明確要求:橫向視頻采用16:9比例(video組件),豎向視頻最低高度≥屏幕寬度,最高高度≤屏幕高度的78%,保障視頻在不同設備上的完整展示;標題文字字號57px,行距24px(中粗體,黑色#000000),輔助信息字號36px(灰色#999999),互動按鈕采用全圓角描邊膠囊樣式,提升操作便捷性;作者頭像105x105px,名稱字號48px(黑色#000000),輔助信息字號36px(灰色#999999),與名稱間距21px,強化創作者身份認同。
相關推薦區規范支持大圖或左文右圖兩種樣式,視頻封面尺寸統一為16:9,列表標題字號51px(黑色#000000),輔助信息字號36px(灰色#999999),同樣可通過“page-feed信息流模板”快速實現。
評論區與廣告區規范與長圖文落地頁保持邏輯一致,需設置評論區提升用戶互動,廣告插入需明確分割且樣式對齊,保障內容主次分明。
為降低開發者體驗優化門檻,官方構建了多維供給體系,涵蓋四種開發方式:
- 規范文檔:提供詳細設計標準,支持高度定制化開發,但成本較高;
- 圖文詳情頁模板:內置符合體驗規范的樣式,通過開發者工具半自動調用,平衡開發效率與定制需求;
- 信息流統一模板:通過平臺授權配置生成標準化模板,實現全自動落地頁搭建,開發成本低;
- 發文工具:支持內容管理平臺編輯后發布,內容自動符合體驗規范,且獲得信息流高權重分發,需達到質量準入標準。
開發者可根據自身定制能力、開發成本及運營需求,選擇最優方案實現落地頁體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