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么創建數據庫后在數據庫列表中不顯示?
數據庫列表的信息來源于information_schema系統視圖,該視圖依賴實際數據寫入觸發緩存更新。新建數據庫初期為空狀態,尚未進行數據操作時,不會觸發緩存表的更新機制,因此列表中暫不顯示。但該狀態不影響數據庫的正常使用,可直接通過SQL語句或管理工具對新建數據庫進行操作,待后續數據寫入后,列表將自動同步顯示。
2. root賬號的密碼是什么,是否可以修改?
root賬號作為RDS集群的核心保留賬號,承擔集群間數據同步的關鍵功能,因此系統不對外提供root密碼,且嚴禁用戶主動修改。若嘗試修改root密碼,將破壞集群的同步邏輯,導致數據同步異常、集群服務不可用等嚴重后果,務必保持root賬號的默認配置狀態。
3. 讀寫分離默認是否開啟?程序是否需分別連接不同數據庫?
讀寫分離功能默認處于關閉狀態,用戶需在RDS管理后臺手動開啟。開啟后,集群將自動根據讀寫請求類型智能分發至對應節點:讀請求發送至只讀節點,寫請求發送至主節點,程序無需單獨配置多數據庫連接,系統會透明化處理請求分發邏輯,簡化應用層開發復雜度。
4. 如何管理數據庫(推薦工具及連接方式)?
- 公網場景:若RDS實例已配置公網訪問權限,可直接通過管理后臺點擊“登錄”按鈕,調用phpMyAdmin工具進行圖形化管理,操作界面直觀便捷。
- 內網場景:若RDS實例未配置公網,需在管理后臺添加虛擬交換機,將實例與彈性云服務器(ECS)接入同一邏輯私網,通過內網地址建立連接,確保網絡互通后使用客戶端工具(如MySQL命令行、DBeaver等)進行管理。
5. 非root用戶能否添加新用戶?
非root用戶可通過admin賬號登錄后,使用SQL語句創建新用戶,例如:`CREATE USER 'te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用戶創建成功后,需在RDS管理后臺完成賬號注冊(輸入用戶名與密碼),激活后方可正常使用,注冊信息需與SQL語句中的用戶名密碼保持一致。
6. 如何創建用戶并限制其訪問指定數據庫?
使用admin賬號登錄后,分兩步操作:
第一步創建用戶:`CREATE USER 'te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第二步授予指定數據庫權限:`GRANT 權限 ON 指定數據庫名. TO 'te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權限類型可根據需求選擇(如SELECT、INSERT、UPDATE等),確保用戶僅能操作目標數據庫,保障數據安全。
7. RDS開通并創建數據庫后,程序中如何連接使用?
程序連接時需使用admin賬號,密碼通過RDS管理后臺獲取。連接地址優先選擇內網地址(若配置公網,可暫用公網地址,但建議按4.2方案搭建邏輯私網以提升安全性),端口默認為3306。內網地址的獲取方式需在管理后臺實例詳情中查詢,確保程序與RDS實例網絡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