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8日,Google通過官方博客正式宣布啟動“產品評論更新”(Product Reviews Update),此次算法更新自當日上線,至4月22日基本完成部署,目前僅影響英文搜索結果。這一更新標志著Google在內容質量治理領域的進一步深化,針對長期以來被搜索引擎忽視的低質量產品評論內容開辟了新的優化戰場,對電商網站、測評類平臺等垂直領域產生了顯著影響,國內從事購物、產品類網站優化的從業者需密切關注其動態。
產品評論更新,核心在于提升搜索結果中產品評論內容的深度與價值。在當前電商生態中,“下單前查看評論”已成為用戶消費決策的標準流程,真實、有用的產品評論不僅能夠滿足用戶信息需求,也是搜索引擎為購物、產品類查詢優先提供的內容類型。然而,部分產品評論存在內容同質化、缺乏實質性分析等問題,甚至存在為推廣傭金而生的“簡單總結型”內容——此類內容雖篇幅較長、關鍵詞匹配度高,但實際并未提供用戶所需的決策參考。對此,Google明確表示,此次更新旨在優先展示“深度研究性質的產品評論”,而非“簡單羅列多個產品信息”的內容。
Google對“高質量產品評論”的界定可概括為三個關鍵維度:
1. 有見地的分析:需超越產品基礎描述,對性能、體驗、適用場景等維度進行深度解讀,提供獨到視角;
2. 原創研究:基于實際測試、數據對比或一手調研,而非整合其他來源的公開信息;
3. 專業或愛好者視角:內容創作者需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或深度使用經驗,確保分析的可信度。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特別說明此次更新并非“核心算法更新”,而是針對產品評論垂直領域的專項優化,但其對搜索結果排名的影響幅度已接近核心算法波動,凸顯了Google對內容質量把控的嚴格程度。
本次更新的直接“打擊對象”是以“10大最佳產品”“202X年XX類產品推薦”為典型代表的頁面。這類頁面通常通過以下方式生產內容:抓取電商平臺熱銷產品的描述信息,經簡單改寫后堆砌,并嵌入大量聯盟營銷鏈接。其核心目的在于通過SEO流量獲取傭金,而非為用戶提供真實價值。第三方工具SEMRush的數據顯示,此類網站在更新后自然搜索流量普遍出現6%-7%的單日跌幅,印證了算法更新的精準性。
部分依賴用戶生成內容(UGC)的電商網站也受到波及。大量如“不錯”“配送快”等缺乏實質內容的用戶評論,因無法滿足“深度分析”要求,導致相關頁面排名下滑。這提示行業:評論質量的核心并非字數多少或是否“原創”,而在于信息密度與決策參考價值。
面對算法沖擊,被影響網站的修復需跳出“單頁修改”的局限,轉向系統性內容升級。Google官方建議從以下維度優化產品評論:
- 專業背書:展示作者對產品領域的專業知識,如行業經驗、測試方法論等;
- 差異化分析:對比競品性能,明確目標產品的獨特優勢與適用場景;
- 數據支撐:通過具體參數(如續航時間、處理速度)量化產品表現;
- 場景化解讀:結合用戶實際使用場景,分析產品在不同需求下的表現差異;
- 演進視角:追溯產品迭代歷程,說明改進方向與用戶痛點的解決邏輯。
這些要求意味著,高質量產品評論的產出需以深度調研和專業分析為基礎,而非簡單的信息整合。對于網站而言,需重構整個產品評論內容生態,通過建立專業創作團隊、優化內容審核機制等方式,確保評論內容符合Google的“價值優先”原則。